实体博物馆 >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

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

开放时间:未知

详细地址: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门票价格:未知

一、展示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

      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坐落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金海路校区,于2016年9月28日建成对外开放。展示馆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包起帆同志数十年的科技创新历程和成果,并呈现了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科学家精神和时代楷模精神。展示馆开放面积3730平米,分为工人创新、工程师创新、企业经理的创新、集团副总裁的创新、创新走向国际、市政府参事的创新、创新的影响力7个部分,以实物及原始资料为主,辅以VR体验、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等表现形式。馆藏文献、资料、实物等2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献134件,照片700张,奖章奖牌证书336件,实物100余件,剪报201份,音响制品56件。馆内设有创新讲堂、科创体验区、VR体验室、读书角等科普科创设施,集创新成果展示、创新精神育人、科普知识等功能于一体,启迪参观者:无论你是平凡的一线职工还是高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无论你是正在读书的学生还是身居要位的管理者,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善于发现问题,锲而不舍地攻坚克难、创新,就能获得成功。

二、包起帆充分体现科学家精神

      包起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科技人员的缩影,全国著名发明家和劳动模范,被誉为“抓斗大王”。40年多来,他紧跟时代步伐奋力前行,秉持“创新就在岗位,始于足下”的理念,每一个时期都有新发明新成就新荣誉,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13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3项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获得巴黎、日内瓦、匹兹堡等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授权国家和国际专利50项。他的事迹还被编入教科书,始终是亿万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可学可亲可敬的高人气偶像。

      包起帆“在岗位尽责,为事业奉献”的创新精神先后于1994年和2006年两次被中宣部、全国总工会、交通部、科技部和上海市选树为全国重大宣传典型。他先后在全国三十个省市作了近500场创新事迹报告、近300场有关创新成果的学术交流和推介。他努力把自己的创新经验传授给同行,2014-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工人农民组)全国共授奖15项,经他辅导获奖的有11项;2011-2020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工人农民组)的40个项目,都经过了他的辅导。

      包起帆同志高尚的品格也被广为传颂。自1981年获得创新成果奖开始,40年来他始终做到:所有奖金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绝大部分分发给他的团队;属于他个人的奖金全部送给企业伤残职工和困难职工。他曾经荣获九届上海市劳动模范、连续五届“全国劳动模范”、两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荣膺“最美奋斗者”,2021年建党百年被列入“100位重要英雄模范”。

     包起帆同志充分体现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他的杰出贡献、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进一步弘扬包起帆同志的业绩与精神,做好创新精神的“传、帮、带”,2016年,包起帆把40多年来获得的所有金牌、奖状、奖杯、证书,以及创新的所有原始资料全部奉献给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市总工会、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和市科协的支持下,市教委投资二千余万元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成了“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经过五年的营运,展示馆已被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总工会等单位授予 “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上海劳模育人示范基地”等,2018年加入“上海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

三、展示馆思想内涵深刻、内容丰富

      当前,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是全国第一个以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智慧为主题的展示馆。展示馆以创新就在岗位、创新不问出身、创新要有核心价值观引领等为内容,展示了包起帆从一名普通的码头装卸工人成长为科技精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创新发明之路。

      展示馆通过展示“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的研发”系列发明,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护了工人生命安全,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弘扬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通过展示“从开辟首个内贸集装箱航线到推动港口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发明,弘扬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通过展示上升为国际标准的“基于互联网实现集装箱全球跟踪管理的方法和解决方案”——我国在物流、物联网领域首个由中国专家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也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最终上升为国际标准的典范,弘扬了勇攀高峰、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通过展示40多年的创新发明历程和36项国际发明金奖的典型案例,弘扬了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通过展示“职工创新的领路人”主题,为职工申报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提供手把手的帮助,弘扬了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展示馆所有史料真实可靠,说明文字权威、详实,展品收集、整理、更新、维护等工作常态化,有严格的管理保护制度。面向不同参观群体有多种版本展览解说词,讲解权威、准确、完整。2021年11月,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有40余件藏品被中国国家功勋荣誉馆纳入征集目录。

      为了更好地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包起帆还担任了上海劳模学院和上海工匠学院院长。目前,展示馆与上海劳模学院合署办公,利用上海劳模学院的办学优势,拥有了一支由人民教育家于漪,“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两院院士钱峰、褚君浩、吴志强、樊嘉、陈国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龚剑,著名信息工程专家李建华,上海航天首席技师王曙群,宝钢技能大师王军,上海大众特级技师徐小平,上飞高级技师胡双钱等三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特聘教授团队,共同做好科学家精神弘扬和科学科创科普教育工作。此外,展示馆还建有志愿讲解队和新媒志愿队各1支。

四、展示馆活动丰富、形式多样

       展示馆长期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科普科创育人活动。面向“大中小老”各年龄段公众线上线下免费开放参观,线上推出VR“云看展”,5年多来,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观群众4万余名。开设科学家系列创新大讲堂和科技前沿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面向公众定期开讲,合计20余个主题。积极为青少年搭建科创教育平台,依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创新资源,通过跨专业、多学科的融合,设立《抓斗项目设计综合训练》《智能电子标签管理实操》等创新制作体验项目。积极走进校区社区,连续多年为多所高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鼓励更多青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长期为属地中小学生举办科创科普活动。承办上海市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活动,为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做贡献。免费发放《共产党员发明家的创新情怀—包起帆的成长奋斗奉献历程》《抓斗大王包起帆》、科普专著等各类读物两万余册。向雷锋生前连队、西部贫困地区学生赠送《抓斗大王包起帆》等读物三百余册。

       此外,学校网站建有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网页和公众号,内容丰富、实时更新。

五、展示馆管理制度健全、规范

      为确保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上海市教委、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每年设专项给予展示馆经费支持。展示馆建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安全管理制度》《藏品管理办法》《学生志愿讲解员管理办法》等,严格做好展品收集、管理、更新、维护和主题活动、日常参观登记等工作。

资料由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