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博物馆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

开放时间:未知

详细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门票价格:未知

模创之窗  智造摇篮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概况

一、小镇基本概况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是一个以模具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嫁接工业旅游功能的特色区域,位于新前街道,西离主城区8公里,涉及下曹、后洋黄等6个村,规划总面积3.47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平方公里,目标是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模具 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模具产业集聚区、全省示范性特色小镇。

       小镇于2015年6月列入浙江省首批37家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并先后入选全省首批7家高新技术特色小镇建设类名单、全省绿色低碳试点单位、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省级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省数字化示范园区、省模塑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并发布全国模具行业首个专业指数——黄岩·中国模具指数。2020年10月,小镇成功通过省级特色小镇命名。

       小镇已建成小镇客厅、主题公园建设、智能工厂、科技创新中心。东融区块启动,引进国内12家模具高端企业,小镇产业链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小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2020年,小镇实现工业总产出68亿元,税收4亿元。入驻企业137家,其中规上企业43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5家,省市级研发中心与技术中心12家。国家重点联系专家3人、省级重点联系专家1人,“新四军”创业人才44人。

二、小镇建设情况

  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一)搭建服务平台,引企入镇。一是加快建设产业平台。规划区内龙头企业园已建成。小镇门户、中枢总投资3.1亿元的小镇客厅建成对外开放。智能工厂等区块上工申贝、振兴汽车等6家企业已陆续建成投产。小镇还将打造孵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工业博览中心等一批平台,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二是健全公共配套平台。包括4个。(1)检测平台。目前,省级模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落户我区。为了模具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级模具检测检验中心将落户小镇,为中国模具提供黄岩标准。(2)研发平台。浙江省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黄岩模塑工业设计基地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启动三期工程建设,可提供全方位服务,助推模具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3)展销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模具加工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一站式采购中心。省服务业重大项目——中国模具博览城建成开业,进一步提高我区模具产业溢出效应。(4)创业创新平台。云图众创空间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可提供投融资、创业辅导、法务、财务、广告策划、人才招募等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5)天道区域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参股浙江金控发起的天道区域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提供信息综合、信用评价、增信支持等精准服务,切实为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更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完善扶持体制机制。出台《模塑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创新券推广应用实施管理办法》等政策,每年安排3500万元对模具企业在科研项目立项、技改贷款贴息、先进设备进口、专业软件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占区本级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55%。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通过前移服务窗口,推行项目前置打包审批、联审联办、代理代办等模式,实现30天内入镇企业项目全流程审批。出台支持小镇模具产业发展“十二条”意见,设立小镇市场监管联络室,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

  (二)突出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一是强化智能制造。入镇企业以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企业为主,确保模具产业成为当地最具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其中,精诚集团斥资5亿元,建成省内最优美的现代化厂区“梦工场”,采用地热保持恒温恒湿,满足高端设备及工作人员环境需求,引进世界最前端精加工技术的五轴联动一体式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和效率均有极大提高,亚洲市场产品占有率达80%。光跃环保科技进口全自动化生产线后,节约人工60%,提高产能80%,成功跃入“新三板”市场。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入镇企业精诚集团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孵化与投产,累计新增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74项。凯华模具凭借“智慧工厂”,率先研发出将汽车仪表盘注塑成型时间从75秒降至65秒的新技术,节省生产成本30%,增加效益10%,新产品产值占99.7%。黄岩科技大市场启用后,承办了台州市“三走进”蓝火行动计划黄岩智能模具小镇产业升级研讨会,推进产学研对接合作,助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三是强化标准引领。在全省首创小镇区域商标注册与品牌推广。“全国模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和“全国塑料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筹建。完成《智能模具小镇生产类企业入驻要求》和《智能模具小镇品牌管理规范》两项标准编制并通过评审。无论是企业厂区还是小镇内公共设施建设,均落实安标化建设,并一一进行评审。完成《黄岩模具产业和小镇产业2016-2025规划》编制,并通过评审。

  (三)叠加融合功能,集约集成。一是融入人文资源。在挖掘“蜜橘之乡”、省“非遗”保护名录新前“武术之乡”、“采茶舞”等文化基础上,整理出小镇所在村泾岸村“普震堂妈祖迎会”,已申报市级“非遗”目录,丰富小镇人文底蕴。二是建设山水小镇。小镇旅游概念性规划已编制,利用毗邻省级风景区划岩山和新江浦穿镇绕企,串连起各功能区,打造多条山水环绕的景观廊道,带动附近农业休闲观光和美丽乡村建设。坚持整个小镇就是博物馆理念,融入工业旅游、体验旅游、教学旅游等,丰富游览内容,提升旅游热度。三是打造宜居之城。小镇内所有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均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进行设计并开展智能管理,公共WiFi已逐步开放,致力打造“引得进、留得下、住得久”的有温度小镇和兼具优质生活环境的幸福家园、宜居之城。

  (四)注入视觉元素,做美形象。一是实施迎宾主道绿化提升。完善道路框架,充分利用新江路、锦川路现有植被资源,移植优化树种花草。其中,新江路两侧计划打造成统一主题风格的迎宾花海大道,锦川路两侧计划打造成金叶银杏阵,目前新江路工程基本完工。二是实施沿路建筑立面改造。对小镇沿路两侧企业外部围墙、建筑色调及特色logo等元素进行统一设计和整改美化,形成统一的小镇形象和鲜明的地域标识。目前已完成后洋黄村留地和西诺控股等街景立面改造及慢行系统改造工程。三是实施主题公园建设工程。主题公园在小镇入口依河而建,占地80亩,已铺设慢行绿道、沿河木栈道。基于特色产业设置4个小型雕塑,其中新增设“和谐之门”大型雕塑,实现公园整体亮化,展示出浓浓的模具文化。

  (五)加强要素保障,助推创建。一是资金保障。制定《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拓展区域资金保障方案》,根据争取专项债基建资金5亿元,同时争取银行项目配套资金,确保小镇高质量运行。在小镇内成立首个以科技命名,专门为企业服务的农商业科技银行,解决企业融资。二是用地保障。小镇土地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已于2016年9月通过国务院审批,涉及总面积约730亩。现正推动东融区块770亩征地工作。三是人才保障。共开展两届“小镇十大工匠”评选,打造出了一支与小镇创新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参加由中国模协举办的行业资源共享互联网+模具协同制造峰会,聘请5位专家为区模具产业规划编制组顾问。与上海交大、清华大学等高校对接。先后引进国家、省级重点联系专家共4人,新四军44人,中高级职称人才201人。

四、小镇发展前景

       小镇是我区全力搭建的产业平台,突出智能制造,叠加融合功能,产业链完整,辐射带动强,形象不断提升,成效基本显现。小镇有信心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模具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模具产业集聚区,以及全省示范型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