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有识之士,看到西方的飞箭式帆船和蒸汽机轮船胜过中国的老式帆船,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曾提出“造船铸炮厖师敌之长技以制敌”这样的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以“御侮”“自强”。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到了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柴等人操办的洋务运动。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并出现了中国第一艘轮船——“黄的号”。
1983年,曾国藩召见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因并问他“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之事,当从何处着手“时,容网当即回答:“中国应设立一西式机器厂厖即此厂当有制造机器之机器,以立一切制造厂之基础也。曾国藩闻之甚喜,不久就给容阀68000两银子请至外洋购买“制器之器”。
1864年5月,李鸿章向总理衙门慷慨陈词,“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鸽,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曾国藩、李鸿章为建立“制器之器”工厂,乃催促苏松太道丁日昌尽快寻找出铁厂机器的对象,不久丁日昌盘购了在上海虹口开设的一家修造轮船和机器的美商旗记铁厂。1865年,李鸿章赴南京出任两江总督,将韩殿甲、丁日昌在苏州主持的两洋炮局迁至上海,与收购的美商旗记铁厂合并,正值容阀在美国购买的百余台机器运抵上海。一厂、两局及这百台“制器之器”成为当时曾国藩、李鸿章久欲建立的西式机器厂的基础,1865年6月3日,遂成立中国第一座具有“制器之器”的近代工业母厂。李鸿章名之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由丁日昌任总办,冯俊光、沈保靖分别任会办、襄办。
资料来源:近代造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