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史 >近代机械史
  • 3张图片

近代机械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余年中国近代机械工业,发展道路艰难、曲折,但写就了一部发展民族机械工业的奋斗史。

详细介绍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愚昧自大的清王朝被迫认识到自己的落后,开始建设近代机械工业。建立近代机械工业(主要是兵器制造)是“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后,中国机械工业诞生。这个时期诞生的中国近代机械工业,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中国最早使用动力的机械工厂是随着外国侵略军而来的外商经营的船舶修造厂;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机械工厂,最早是清政府的军火工厂;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机械工厂一直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的压迫之下。

  1840-1949年,由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余年,中国机械由传统的手工作坊式小生产逐步向使用动力机器的生产方式发展,经历了诞生、发展和向现代机械工业的过渡,道路崎岖,创业维艰。

一、19世纪40年代英美商人在我国建立船舶修造厂

  1841年英军占领中国香港,英国人纳蒙随即在中国香港建立船坞,这是外国人在中国经营的第一家机械厂。

  鸦片战争结束后,1842年8月,中英《江宁条约》规定五口(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通商,帝国主义各国先后取得沿海和内河航行权,为适应航运发展的需要,外商在中国建立船舶修造厂。1845年,英国大英轮船公司(Peninsular and Oriental Shipping Co.)职员J.柯拜(John Couper),在广州黄埔建立柯拜船坞(Couper Dock),为有浮闸门的石坞,船坞水泵用蒸汽机带动,是当时远东首个石坞,具备承修当时世界一流船舶的能力。柯拜船坞是外资在中国内地经营的首家机械工厂。

  1843年,上海开港后,很快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外商在上海建立起一些船舶修造厂,19世纪40年代末英商A.密契尔(A. Mitchell)建立上海第一家外商修造厂浦东船厂(Pootung Dock);1850年美商在上海建立伯维公司(Purvis&Co)修造船舶

  19世纪60年代末,外商在东南沿海口岸建立了22家船舶修理厂,雇用中国工人达9000人。

二、清政府设立近代军工企业的早期探索

  清政府为了维护其政权和抵抗外国侵略的需要,着手建立自己的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建立军事工业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安庆内军械所

  安庆内军械所是由清政府洋务派曾国藩创办的中国第一座仿造西洋船、炮的机械工厂,系中国近代自行创办的第一座机械厂。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秋,湘军攻陷安庆,清同治元年(1862年)即兴办安庆内军械所,下设火药局以制造炸炮和子弹;设火药库以试制炮弹为主;设造船局主要试制火轮机(蒸汽机)和火轮船。由于曾国藩建所目的之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各道工序主要以手工操作完成,但已是一个初具规模、有分工的手工工厂。由于缺乏机器设备,他命容闳赴美购置机器设备。由徐寿、华蘅芳等主持,1862年4月30日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小型蒸汽机(用现代眼光衡量,实际为一台蒸汽机模型),意义重大,给曾国藩以巨大鼓舞,决定“开始为小火轮之制造”。1864年试制的小火轮试航成功。

  1864年7月19日清军镇压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该所迁南京改称金陵内军械所,1865年后与外军械所合并改称金陵兵械所。徐寿、华蘅芳等在此自行设计和用手工制造了中国自制的第一艘大型轮船“黄鹄”号。

  安庆内军械所的建立,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家军事工业企业,从手工制造进入机器制造时代,而且推动了整个近代机械工业的发展。

苏州洋炮局(又名西洋机器局)

  苏州洋炮局的前身是松江洋炮局(又名上海洋炮局),创设于1863年4月,是李鸿章所部淮军中的一个随军修械所;1863年12月4日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攻陷苏州,1864年1月6日随军移驻苏州,更名苏州洋炮局。苏州洋炮局的主要机械设备是购自被清政府遣散的“阿思本舰队”的制造及修理武器的机械设备,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1864年7月19日清军攻陷南京,1865年5月李鸿章继曾国藩(派去镇压捻军)任两江总督。

  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的一部分(英人马柯里主持的西洋机器局)迁往南京,并入金陵制造局;另两部分(副将韩殿甲局和苏松太道丁日昌局)以后迁往上海成为江南制造总局的一部分。

三、民族资本经营的最早一批民营机器厂

  19世纪60年代后,为适应洋务运动逐渐拓展的需要,民族资本经营机械工业开始兴起。

  1866年方赞举在上海创办的发昌钢铁机器厂,是中国民族资本创办较早的机械厂,后发展成为早期上海最大的民营机器厂,1900年被英商耶松船厂兼并。同期还有广州陈联泰机器厂、上海甘章船坞等;1880年前后,上海均和安机器厂等相继开办,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民办机械厂。这些厂创办时,一般只是一个铸造和小量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作坊,以后才逐步采用机器生产。如上海发昌厂开办时是一个手工打铁作坊,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开始制造“小火轮”。1872年开办的汉阳荣华昌翻砂厂,是中国最早的专业铸造厂。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余年中国近代机械工业,发展道路艰难、曲折,但写就了一部发展民族机械工业的奋斗史。

  虽经全国人民的努力,仁人志士的奋斗,中国机械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大进步,从传统手工业作坊走向近代机械工业,生产技术都取得一些成绩,但备受帝国主义侵略者摧残打击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压抑,中国机械工业始终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国家,始终没有摆脱修配性质,但仍为新中国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特别是培养和储备了许多优秀人才,为新中国现代机械工业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