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的交互和融合过程中,文化遗产社会价值是核心、是灵魂,数字技术是手段、是工具。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8月4日,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技术展大美中国”主题论坛在京顺利举行。论坛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发表以“数字技术更好呈现文化遗产之美”为题的主旨演讲。
刘玉珠以自身经历举例称,“我在深圳见证了腾讯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北京看到了‘数字中轴’自正阳门箭楼点亮;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直接参与并启动了‘云游长城’全球首发。每一个项目都是文物与数字的交互融合,都具有原创引领价值。”在他看来,通过数字技术从不同视角,更好发现和解读文化遗产之美,以文化遗产之美服务城乡发展、民众需求,正方兴未艾。
刘玉珠判断,数字文博事业的进步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参与数字文博事业也是恰逢其时。首先,党中央提出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对于提质升级文化产业,加强公共文化优质供给,增加了新动能。其次,《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最后,这也是行业和民众的共同需求。
他认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伴随着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起步,古老文化和新生技术的交互融合,不断产生奇妙,呈现美好。他回顾了文博艺术是如何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从上世纪90年代“单机版”的数字化藏品档案,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界的不断推动下,逐步发展迭代到今天的线上“云展览”,以及和游戏技术融合的创新型项目,如今年6月发布的“云游长城”。
最后,刘玉珠从持续完善政策法规建设,提升数字技术支撑水平,加大社会各界参与的力度等三个层面阐述数字文博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意义。他呼吁与会的文化遗产和数字技术从业者,应该各守其责,去芜存菁,尽可能把路走得平稳快顺,以数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增进中外交流互鉴。
刘玉珠先生演讲全文
▼
数字技术更好呈现文化遗产之美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很高兴受邀参加“数字经济看中国——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围绕“数字技术展大美中国”的主题,与各位探讨文博数字发展。我汇报的题目是《数字技术更好呈现文化遗产之美》。
信息革命时代以来,数字技术不断革新,仅仅最近的15年间,手机从2G时代跨越到了如今的5G时代,北京奥运开场也从平面的山水画轴进化到物联八方的数字雪花,无人驾驶、智能实时公交站台等在街头巷尾已经不是新鲜事。而通过数字技术从不同视角,更好发现和解读文化遗产之美,以文化遗产之美服务城乡发展、民众需求,正是方兴未艾。
去年,我在深圳见证了“『纹』以载道”腾讯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北京看到了「数字中轴」自正阳门箭楼点亮;尤其是今年,我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直接参与并启动了“云游长城”全球首发。每一个项目都是文物与数字的交互融合,都具有原创引领价值。
一、数字文博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讲话时提出:“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数字文博事业的进步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参与数字文博事业也是恰逢其时。
一是基础环境优越。
党中央提出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于提质升级文化产业,加强公共文化优质供给,动能十足。今年7月15日,工信部发布,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从11万亿增长到超4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数字经济在整个GDP中的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近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数字化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技术条件,我们都是世界唯二。
二是政策保障利好。
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支撑,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也提出加快推进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和文物保护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尤其是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数字经济孕育无限希望,文物数字活化拥有更大、更广平台。
三是行业和民众需求。
文物有五大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数字文博将充分激活文物价值。《国家宝藏》数字化综艺形式、《如果国宝会说话》数字化微纪录形式、《中国考古大会》AI+VR虚拟场景呈现,以及河南卫视《唐宫夜宴》《中秋奇妙游》等系列节目,链接虚拟与现实,融合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遗产之美阐释得淋漓尽致。数字文博还将从数量上激活宝贵文物资源。
全国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国有可移动文物,以及数量巨大的民间文物、散落海外的流失文物,共同构成了有待深入发掘利用的中华文化遗产资源宝库。2021年全国文物机构推出“云展览”3000多个,吸引点击量41亿人次,数字文博成为文物触达公众的最便捷方式。
二、数字文博的发展成果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伴随着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起步,古老文化和新生技术的交互融合,不断产生奇妙,呈现美好。
一是前期不断探索。
在网络还不是特别普及的年代,部分博物馆就开始尝试建立“单机版”的数字化藏品档案;考古机构也尝试以数字化辅助考古绘图等工作。20世纪90年代末,“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项目开始筹备,以数字化技术强化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尝试构建多元化、智能化的文物数据库。
经过多年发展,两个项目已经衍生了丰富的数字化成果。近年来,数字文博更是突飞猛进。尤其是2016年,国家文物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出台《“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引发了全国文博机构、科技企业、融媒平台的热情,推出了大量数字文化精品,如“文物的时空漫游”“遇见敦煌”等系列数字展。
二是当前顶层推动。
在上周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中央调整了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方针为“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这较原来的十六字方针有较大的拓展,体现了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总要求。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将沿着这一方针,系统规划保护、管理、利用,促进文物真正活起来。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国倡议发起并加入《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等,积极开展多边数字治理工作。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意见》,发起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鼓励数字共享。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文博会、博博会等,数字文博积极参与其中,交易量相当可观。数字文博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以人文交流推动人心向齐。
三是各界热情参与。
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一直亲身实践。2018年,我们和敦煌、腾讯共同启动了“数字供养人”公益项目,以线上创意互动为传播方式,吸引大众参与。2020年,启动了“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数字化保护”项目,发起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的数字化保护等系列公益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今年6月11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等机构共同打造的系列公益成果“云游长城”小程序正式亮相,首次将云游戏技术应用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之中,让公众身临其境,看长城、修长城、学长城。项目上线曝光量超80亿。
三、数字文博的未来趋向
数字技术助力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全民共享、展示传播、深度研究和文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掘文化遗产的民生功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共识。
一是持续完善政策法规。
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的交互和融合过程中,文化遗产社会价值是核心、是灵魂,数字技术是手段、是工具。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知识产权、安全保障、全链条监管、数据标准、个人隐私等方面政策法规体系的健全完善,从推动文博数字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反哺和促进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二是提升数字技术支撑水平。
不同的文物类型有不同的活化需求,规范技术标准、规划路径,打通数据共享链条、降低开发利用成本;文化数字化的全面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科技要不断创新。要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引领作用,推动文化数字化的创新性、规模化发展。
三是加大社会各界参与的力度。
政府、文博界、科技界、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要积极承担相应责任,进一步发挥各方优势,盘活资源,激发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文物数字化产品内涵和形式,助力中华文化全景呈现。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作为中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之一,从文化有没有商品属性,文化是否应进入市场,能不能提文化产业,到网吧、动漫、游戏、文化产品数字化等当年作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争议持续了二十余年。到现在它们已成为我们的文化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加以推进。
数字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更是迅猛,从易到深,以阅读为启端,以影视游戏展示博览等为延伸发展,以沟通历史、现代和将来的“全真时代”或“元宇宙”为未来,在此期间,有一些探索和弯路,也伴随争议。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潮流,各守其责,去芜存菁,尽可能把路走得平稳快顺,以数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增进中外交流互鉴。
我也注意到,今年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指出,支持探索NFT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关于文物数字藏品利用方面,各方争议较大,这个问题要重视。相信随着探索和实践的深入,政府和市场能找到发展的平衡点。
当下,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动能作用凸显,各行各业都处于数字变革之中,数字文博前景广阔。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期待与大家携手响应,助力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积极参与建设数字中国的时代浪潮,助力文化遗产呈现美好、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来源:文博圈 工业文化遗产